5月26日,记者从四川绵阳北川公安局获悉,北川一小男孩从3岁开始就沉溺于网络游戏,并持续偷偷摸摸充值购买游戏装备,7年时间花掉了近10万元。束手无策的父母难于管教,直接把孩子送进派出所。
5月23日上午,一中年女士拖着一小男孩走进永昌派出所,见到民警就说:“这个孩子莫法管了,只有来报警,把他交给警察管!”边说边掉泪。
今年40多岁的杨女士是永昌镇人,儿子林林(化名),10岁,读小学三年级。杨女士叙述说,自己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前几天计划去医院做心脏搭桥手术,发现银行卡里的钱,从5月1日到18日,陆陆续续通过微信支付支出了1万多元用于网络游戏充值。拷问儿子,他承认是自己充值购买了“吃鸡”游戏中的炫酷装备,“王者荣耀”游戏中的人物皮肤。
据杨女士介绍,儿子是她中年得子,全家都把孩子当成心肝宝贝。由于家里开了超市、服装店,全家人都忙于生意,陪孩子的时间比较少,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耍手机游戏的习惯。“第一次发现账上钱少了,是在林林3岁的时候。”杨女士说,去银行查流水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是用于手机游戏充值了。儿子也承认自己购买了一些小游戏的装备。“我们认为孩子太小不懂事,没有过多的责骂。”她们后来将微信设置了支付密码,让他玩平板电脑。
为了生意方便,杨女士还是将微信登陆在平板上,由于每天进出账笔数较多,一直没有察觉孩子是否在充值,也一直以为孩子不知道密码,不再充值“网游”了。一直到林林5岁的时候,一次去查银行流水,发现几年来一直在充值游戏,累计已达五万多元。
杨女士两口子为此多次更改过微信支付密码,但隔一段时间,查流水发现孩子又充值了,夫妻俩对孩子越来越多的打骂,越打越重,越打次数越多。每次打骂后,孩子都说改了,以后不会充值了。但是,隔不了多久,发现他依然在断断续续的充值。“从3岁到10岁7年时间,他充值了近10万元。”
民警耐心引导询问孩子,他说开始的时候只耍些小游戏,发现充值可以买好看的装备,还可以一次次复活,觉得好玩、就经常五十块、一百快的充值,充了很多次都没有被家长发现,他的胆子就越来越大了。后来被家长发现了,妈妈更改了微信支付密码,家长在平板上使用的时候悄悄记下了密码,一直在断断续续地偷偷充值。他说,到后来越来越胆大,常常一千一千地充值,为了买好看热门的游戏皮肤,专业装备,动辄就充值几千元。
派出所民警了解情况后,与游戏网络公司协调联系,按照相关未成年人保护规定,并提交相关证明资料,将近期充值的一万余元费用予以了退还,对林林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和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林林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着民警写了保证书,保证将来不再游戏充值,将心思好好用在学习上。民警又联系上林林的老师,与家长约定,搭成三方联合结对帮助,对孩子进行“爱心”监管,帮助他戒掉网瘾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