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北川县一名10岁男孩,沉溺于网络游戏,从3岁开始持续偷偷摸摸充值购买游戏装备,7年时间花掉了近10万元。5月23日,束手无策的妈妈觉得无法管教,把孩子送进了派出所。
“这个孩子莫法管了,只有来报警,把他交给警察管!”5月23日上午,一位中年女士拉着一个男孩走进北川永昌派出所,向民警哭诉。中年女士是男孩的母亲,姓杨,40多岁,北川县永昌镇人。儿子林林(化名),10岁,读小学三年级。杨女士称,前几天,她计划去医院做手术,发现银行卡里的钱少了:从5月1日到18日,陆陆续续被人通过微信支付支出了1万多元用于网络游戏充值。问过林林后,他承认是自己充值购买了“吃鸡”游戏中的炫酷装备,“王者荣耀”游戏中的人物皮肤。
杨女士告诉民警,由于家里开了超市、服装店,全家人忙于生意,陪孩子的时间比较少,孩子从小就养成了打手机游戏的习惯。她第一次发现账上钱少了,是在林林3岁的时候,去银行查流水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这些钱被用于手机游戏充值了,杨女士回家问林林,儿子承认买了一些小游戏的装备。
家人刚开始发现林林玩游戏充值后,认为孩子太小不懂事,也就没有过多责骂,将微信设置了支付密码,手机也不给娃娃耍了,让他玩平板电脑。
不过,杨女士称,为了生意方便,她还是将微信登录在平板上,由于每天进出账笔数较多,一直没有察觉到儿子还在偷偷买游戏装备。直到林林5岁时,杨女士一次去查银行流水,发现几年来林林一直在充值游戏,累计已达5万多元。那一次,她第一次打骂了孩子,又将微信支付密码更改了多次。但是隔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发现林林故伎重演。
杨女士称,她算了一下,儿子从3岁到10岁的这7年时间,累计在游戏中充值近10万元。
听完杨女士的哭诉,民警耐心引导询问孩子。林林称自己开始时只玩些小游戏,发现充值可以买好看的装备,觉得好玩,就经常50元、100元地充值。
后来被家长发现了,妈妈更改了支付密码,但林林在家长使用平板时悄悄记下了密码。到后来,他胆子也越来越大,常常上千元,甚至几千元地充值。
派出所民警与游戏网络公司协调联系,按照相关未成年人保护规定,并提交相关证明资料,将近期充值的5000元费用予以退还,另外8000元正在协调中。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规提出了东西城区要划分街区进行治理。东城区推行“以街道为主体、街区为单元”的城市更新模式,作为强化首都核心功能、实现老城整体保护和城市复兴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路径。
近日,居住在朝阳区三间房地区双惠苑社区的居民们发现,此前横在路中央的景观墙被拆除,道路也整体进行了修缮,原有的两车道改为双向4车道,有效缓解了早高峰时间段社区内道路拥堵的问题。
乘地铁进站必须进闸机,但为了避免被关闭的闸机扇门夹伤,以往免票儿童通过地铁闸机时,儿童必须在成人之前通过。而如今,一款新型智能闸机将可以避免这样的风险发生。
测温数据将实现云端共享。家长、学校和市区两集的相关部门都可以通过手机app监测数据。目前,学校有专门老师监测数据,出现异常会立刻按照预案进行快速处理。
电商正在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通过“屏对屏”直播,大别山里的稻米走向了千家万户。而这,与一名“90后”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