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复杂,各大中小学延迟开学,学生规律的学习和生活被打乱,整天“宅”在家中,需要通过网络在线学习,难免需要接触网络,个别学生不知不觉迷上网络游戏,从而引发网瘾、学习焦虑等心理问题。少数青少年会因为家长控制其上网时间,没收管控手机等措施,与家长发生亲子对抗,影响家庭和谐。
疫情形势严峻,家庭氛围压抑;开学延迟,规律生活被打乱;宅在家中,自己把控时间较多,喜欢用上网打发时间,甚至用游戏缓解压力;不能外出或很少外出活动,充沛的精力得不到释放;同学之间不能面对面沟通,稳定的伙伴关系受到考验;老师的管理出现真空,鞭长莫及;亲子之间不良的沟通模式,引起青少年的心理逆反等,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难免发生一些变化,势必会影响到身心健康,从而出现一些常见心理及生理症状:
生理方面,晚上睡得晚,早上睡懒觉,身体易疲劳,起来后伴有头痛、晕眩等症状。吃过后,不运动,体重增加。
情绪方面,家长过于严格把控青少年学习、饮食、睡眠等,容易引起逆反、情绪不稳定、易生气发火。
认知方面,看电视、玩游戏、刷抖音快手等,注意力分散,不容易集中学习,家庭中弥漫着过度担心疫情的气氛,影响青少年对疫情的认知,可能出现消极态度。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把“游戏成瘾”归类为精神疾病,青少年在过去12个月中,持续、反复地使用网络游戏,达到以下项目中的5项即符合“网瘾”诊断: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青少年能够按时上学,不少青少年周末玩一玩网络游戏,却能够自我控制上网行为。但也有个别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闭门不出、白天睡觉、晚上上网打游戏、食欲不振、生活懒散、脾气暴躁,有的甚至出现焦虑、抑郁、失眠、伤人毁物等精神心理症状,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重在预防。因此,在疫情期间,教会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非常重要。
从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少年自身四个维度做好预防工作,达到早宣传、早规划、早发现、早干预的目的。
建议社区利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的契机,增加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唤醒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认清网瘾危害。
建议以班主任、老师、学生代表等为主体,定期保持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沟通交流,有组织有计划利用微信、电话及网络等形式,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学习、生活方面的互助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团队中汲取力量,在良好的伙伴关系中成长,用积极心理代替用玩游戏逃来避现实的消极心理。
(1)建议家长每周和孩子制定学习计划,采用正向的激励机制(物质和精神奖励)。制定过程中,要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适时引导。在计划执行中既不能死板较真,也不能简单变通。(2)发挥父亲的权威作用。父亲在家庭中是力量和权威的象征,是孩子心中的偶像。疫情期间,父亲要带头执行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喝酒,不玩游戏,不简单粗暴处理家庭矛盾等。(3)发挥母亲的亲和力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作用。母亲在家中可以组织一些健康向上的家庭游戏,如下棋、打牌等,既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又融洽亲子关系,让孩子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情。
青少年保持一定的定力、良好的心态、规律的生活,不要把学习、不良的生活“账”欠多了,疫情过后,欠下的“账”还是要还的。所以建议青少年:(1)睡好觉。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禁止夜间上网。(2)吃好饭。荤素搭配,多吃水果,禁忌烟酒。(3)爱锻炼。每天做好防护的同时,在父母陪同下跑步、打球等。(4)禁手游。不能偷偷地用手机上网玩游戏,要玩时可以和父母沟通,约定玩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游玩内容(益智游戏)、游玩模式(单机版),遵守诺言。(5)常联系。与积极向上的同学或老师保持联系,分享假期精彩生活,互相勉励。(6)常沟通。遇到生活中的困惑,及时和父母沟通,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青少年网络成瘾只是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的“表象”,实质暴露出青少年身体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综合性问题。随着青少年网瘾“加重”,青少年可能出现抑郁、焦虑、偏执、冲动、强迫等精神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需要及时就医。
建议主要采用心理治疗为主,适当配合行为规范,部分精神心理症状严重的,可以辅助药物治疗,即临床+心理+行为+家庭+患者“五位一体”综合治疗模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