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献礼|超震撼东城转业军人画家创作的主旋律作品
本文摘要:转业后,从小喜欢绘画的罗瑞重拾画笔将他对党和部队的情感寄托在笔端多年来,创作了许多冲击人心的主旋律作品还原革命先辈血染的风采 在罗瑞的众多献礼作品之中,红军题材的作品数量特别多。谈到为什么会聚焦这个题材,罗瑞说到:我是八十年代入伍,那时部队

转业后,从小喜欢绘画的罗瑞重拾画笔将他对党和部队的情感寄托在笔端多年来,创作了许多冲击人心的主旋律作品还原革命先辈血染的风采 在罗瑞的众多“献礼”作品之中,红军题材的作品数量特别多。谈到为什么会聚焦这个题材,罗瑞说到:“我是八十年代入伍,那时部队很多领导都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他们身上仍保留着战争年代军人特有的气质和精神风貌。在部队的那些年,不仅培养出了我们的军人气概,也让我对红色题材的创作埋下了深深的种子,也一直激励着我用绘画将这种精神表现出来、传承下去!”这些作品中既有反映红军英勇无畏、浴血奋战的“战役”系列,如《天目山战役》《血战湘江》《红军西征》《盐城战役》等。 《天目山战役》《血战湘江》也有表现红军在艰苦岁月中依然积极乐观的作品《草地上的婚礼》。《林迈可——烽火延安行》在众多油画作品之中,有一组国画作品特别引人注目,组图中有一个神情坚定的外国人,还有英勇杀敌的战士。罗瑞介绍这组图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画面中的外国人是在抗战期间和白求恩一起来到中国的英国贵族林迈可,他是一名出色的无线电专家,组建了抗日根据地通信联络,并培养了大批的通信专业人员,用电台多次成功监听到日军情报,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给予高度评价。并任命为18集团军通讯部的无线电通讯顾问。组图中军人就是罗瑞的父亲罗铭,时任抗大二分校6队队长的罗铭带领全队队员护送林迈可从晋察冀奔赴延安,在整个行动中演绎出的一场场惊心动魄、艰辛坎坷的故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也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东征》《支前》等作品反映了军民一家亲的浓浓鱼水情。《东征》表现了新四军东征出发时,乡亲们赶来送别的场景:送儿子参军老人的殷殷嘱托,带着鸡蛋粮食的乡亲们依依不舍的眼神,这就是紧紧贴在一起的军民心,也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的人心向背。《支前》反映了解放海南岛时,岛民们运送物资、护送伤员的场面。这幅画也被海南博物馆收藏。还有一组红军人物系列的作品特别引人注目,这其中既有开国上将李天佑、李志民,也有革命烈士刘述刚、张礼臣、洪学智等。创作这组作品源于为纪念建党一百年“父亲的长征”系列活动,活动邀请一些红军的后代,讲述自己父辈的长征故事。“有些人物的名字我们可能不太熟悉,可是他们的故事却深深的打动我,平凡又伟大的红军老战士的很多故事被永远地埋没在历史长河中,但他的精神永远地流淌在我们中华子孙的血液中。有数不清的动人故事不仅仅发生在枪林弹雨的年代中,也发生在现在的生活点滴中,这些故事充分体现了当年红军指战员同甘苦、共患难,兄弟般的亲情和“润物细无声”的人性光芒,他们的英雄事迹也教育和鼓舞了几代人,今后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的后人。我想用画笔还原这些老红军当年在长征时英姿勃发的风采,向他们致敬!”罗瑞说到。记录伟大祖国发展繁荣的脚步如果说红军题材的作品讲述的是党领导军队取得革命胜利的故事,那“建国”系列的作品则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祖国繁荣发展的故事。出生于60年代初的罗瑞,也见证了祖国每个时期的发展变化,他把这些巨变也用画作的形式记录了下来。200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罗瑞创作了六幅海报宣传画,分别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个年代的典型特色和重要事件,恢弘又不失细腻的笔触,史诗般展现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该组作品由中国人民画报出版社出版,被选为中国驻外使领馆宣传品并在多家媒体刊登。) 表现50年代的作品以农民为主体,反映了农民翻身做主的时代主题。表现70年代的作品以知识分子为主体,反映了恢复高考、崇尚科学与知识的时代主题。表现80年代的作品以工人为主体,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主题。表现90年代的作品以军人为主体,刻画了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性时刻,反映了国力强盛,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时代特点。表现21世纪的作品以奥运火炬手为主体,刻画了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汶川地震、神舟五号上天等历史性时刻,反映了百折不挠、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升、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的时代特色。为新时代军人塑像虽然已转业快30年,可是罗瑞依然身退心不退,他的心始终和昔日的战友连在一起,他的笔触依然浸润着深深的军人风采。用画笔为新时代军人塑像,是他寄托自己的军旅情怀,向战友们致敬的最好表达!汶川和玉树地震时,昔日战友所在的“大功团”不顾余震和险恶的环境,在历次抢险中不畏艰险翻山越岭进入灾区,给老百姓送粮食、救助伤员,深深的打动着他的心灵,虽不能与战友共赴前线,就用画笔为前方的战友鼓与呼!他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创作了“大功团”群像,并制作成了巨型雕塑。雕塑揭幕那天,罗瑞重新穿上军装,和昔日的战友们在一起,他觉得无比的自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战友们再次奔赴前线。他也再次用画笔记录下了那些让他感动的故事《使命呼唤》《使命担当》“使命呼唤,反映我们中国军人召必回、战必胜的坚毅信念;使命担当,致敬每一位为人民而战、坚守岗位的‘战友’。虽然在隔离服下,我们看不清他们的脸,但他们有一个共同而响亮的名字——中国人民解放军!”罗瑞动情地说到。 很幸运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一起见证了在党的领导下,祖国由弱到强的巨大变化,我的创作无论是描绘过去、现在或未来,都将努力讴歌英雄、记录时代,用画笔尽一份我微小的力量!罗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生态中国书画院副秘书长、北京东城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主任。曾研修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画名家班,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院及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著书有《国画实用教程》《绘画之路》《古都风韵》等丛书,在《求是》《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新闻出版报》《北京晚报》等报刊发表作品及文章,中央电视台及省市电视台曾对其进行专题报道。
一献礼|超震撼东城转业军人画家创作的主旋律作品

  

  转业后,从小喜欢绘画的罗瑞重拾画笔

  将他对党和部队的情感寄托在笔端

  多年来,

  创作了许多冲击人心的主旋律作品

  还原革命先辈血染的风采

   在罗瑞的众多“献礼”作品之中,红军题材的作品数量特别多。谈到为什么会聚焦这个题材,罗瑞说到:“我是八十年代入伍,那时部队很多领导都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他们身上仍保留着战争年代军人特有的气质和精神风貌。在部队的那些年,不仅培养出了我们的军人气概,也让我对红色题材的创作埋下了深深的种子,也一直激励着我用绘画将这种精神表现出来、传承下去!”

  这些作品中既有反映红军英勇无畏、浴血奋战的“战役”系列,如《天目山战役》《血战湘江》《红军西征》《盐城战役》等。

  

  《天目山战役》

  

  《血战湘江》

  

  也有表现红军在艰苦岁月中依然积极乐观的作品《草地上的婚礼》。

  

  《林迈可——烽火延安行》

  在众多油画作品之中,有一组国画作品特别引人注目,组图中有一个神情坚定的外国人,还有英勇杀敌的战士。罗瑞介绍这组图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画面中的外国人是在抗战期间和白求恩一起来到中国的英国贵族林迈可,他是一名出色的无线电专家,组建了抗日根据地通信联络,并培养了大批的通信专业人员,用电台多次成功监听到日军情报,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给予高度评价。并任命为18集团军通讯部的无线电通讯顾问。组图中军人就是罗瑞的父亲罗铭,时任抗大二分校6队队长的罗铭带领全队队员护送林迈可从晋察冀奔赴延安,在整个行动中演绎出的一场场惊心动魄、艰辛坎坷的故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也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东征》《支前》等作品反映了军民一家亲的浓浓鱼水情。

  

  《东征》表现了新四军东征出发时,乡亲们赶来送别的场景:送儿子参军老人的殷殷嘱托,带着鸡蛋粮食的乡亲们依依不舍的眼神,这就是紧紧贴在一起的军民心,也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的人心向背。

  

  《支前》反映了解放海南岛时,岛民们运送物资、护送伤员的场面。这幅画也被海南博物馆收藏。

  还有一组红军人物系列的作品特别引人注目,这其中既有开国上将李天佑、李志民,也有革命烈士刘述刚、张礼臣、洪学智等。创作这组作品源于为纪念建党一百年“父亲的长征”系列活动,活动邀请一些红军的后代,讲述自己父辈的长征故事。

  

  

  

  “有些人物的名字我们可能不太熟悉,可是他们的故事却深深的打动我,平凡又伟大的红军老战士的很多故事被永远地埋没在历史长河中,但他的精神永远地流淌在我们中华子孙的血液中。有数不清的动人故事不仅仅发生在枪林弹雨的年代中,也发生在现在的生活点滴中,这些故事充分体现了当年红军指战员同甘苦、共患难,兄弟般的亲情和“润物细无声”的人性光芒,他们的英雄事迹也教育和鼓舞了几代人,今后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的后人。我想用画笔还原这些老红军当年在长征时英姿勃发的风采,向他们致敬!”罗瑞说到。

  记录伟大祖国发展繁荣的脚步

  如果说红军题材的作品讲述的是党领导军队取得革命胜利的故事,那“建国”系列的作品则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祖国繁荣发展的故事。出生于60年代初的罗瑞,也见证了祖国每个时期的发展变化,他把这些巨变也用画作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200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罗瑞创作了六幅海报宣传画,分别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个年代的典型特色和重要事件,恢弘又不失细腻的笔触,史诗般展现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该组作品由中国人民画报出版社出版,被选为中国驻外使领馆宣传品并在多家媒体刊登。)

  

  

  

   表现50年代的作品以农民为主体,反映了农民翻身做主的时代主题。

  

  表现70年代的作品以知识分子为主体,反映了恢复高考、崇尚科学与知识的时代主题。

  

  表现80年代的作品以工人为主体,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主题。

  

  表现90年代的作品以军人为主体,刻画了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性时刻,反映了国力强盛,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时代特点。

  

  表现21世纪的作品以奥运火炬手为主体,刻画了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汶川地震、神舟五号上天等历史性时刻,反映了百折不挠、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升、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的时代特色。

  为新时代军人塑像

  虽然已转业快30年,可是罗瑞依然身退心不退,他的心始终和昔日的战友连在一起,他的笔触依然浸润着深深的军人风采。用画笔为新时代军人塑像,是他寄托自己的军旅情怀,向战友们致敬的最好表达!

  

  

  

  

  汶川和玉树地震时,昔日战友所在的“大功团”不顾余震和险恶的环境,在历次抢险中不畏艰险翻山越岭进入灾区,给老百姓送粮食、救助伤员,深深的打动着他的心灵,虽不能与战友共赴前线,就用画笔为前方的战友鼓与呼!他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创作了“大功团”群像,并制作成了巨型雕塑。雕塑揭幕那天,罗瑞重新穿上军装,和昔日的战友们在一起,他觉得无比的自豪!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战友们再次奔赴前线。他也再次用画笔记录下了那些让他感动的故事

  

  《使命呼唤》

  

  《使命担当》

  “使命呼唤,反映我们中国军人召必回、战必胜的坚毅信念;使命担当,致敬每一位为人民而战、坚守岗位的‘战友’。虽然在隔离服下,我们看不清他们的脸,但他们有一个共同而响亮的名字——中国人民解放军!”罗瑞动情地说到。

   很幸运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一起见证了在党的领导下,祖国由弱到强的巨大变化,我的创作无论是描绘过去、现在或未来,都将努力讴歌英雄、记录时代,用画笔尽一份我微小的力量!

  

  罗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生态中国书画院副秘书长、北京东城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主任。

  曾研修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画名家班,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院及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著书有《国画实用教程》《绘画之路》《古都风韵》等丛书,在《求是》《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新闻出版报》《北京晚报》等报刊发表作品及文章,中央电视台及省市电视台曾对其进行专题报道。